多伦多大学比清华大学强在哪?

很多同学还在想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出国读书?中国大学的二本和三本都合并了,看似越来越好了,所以我在中国读大学不也挺好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出国读书和在国内读书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来看一下国内大学与加拿大大学的数据对比。以THE的世界大学排行标准为例,如今非常有影响力的评估机构之一THE是从这些方面评估大学的综合实力的:
很多同学看到这5个数据的时候可能有点懵, 这是什么? 大学排名不应该是学校规模,建校时间,学校人数吗?其实这并非是评价一个学校好与不好的因素,比如说,哈佛大学有大概23000学生,南京大学有大概33000学生,接下来,在给大家分析这五个数据所代表的意义之前,先给大家看一组对比图:
以上图片来自THE世界排名官网
小编拿了五所学校,来做个对比,中国顶级两所学校,清华、北大,加拿大顶级的两所学校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从这张具体细节评分图里可以看出在Industry Income(产业收入)以及Research(研究)两项里清华的得分是相当之高的,而从世界排名169的南京大学的小分图里也可以看出Industry Income(产业收入)这项仍然较为突出,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中国大学的强项主要集中体现在实验研究,包括研究经费、研究影响力、研究产出量;以及吸引各大公司产业进行研究投资的能力上。
而中国大学普遍比较弱的是在International Outlook(国际视野)这一部分,即便是国内最为顶尖的清华大学也只有41分。
加拿大这边我们同样取两所学校来分析。一所是世界大学排行能排到第22位的多伦多大学。排名同样优秀的UBC也可以看出相同的规律,在International Outlook(国际视野)以及Citation(引用报告)上加拿大大学基本都是强项,
可以大概得出这样的结论,加拿大大学明显占优的项目包括国际视野以及Citation(引用报告);而Citation(引用报告)就是指各大研究结果发表后被引用的数量,可以直接体现出这个学校研究结果的影响力。多伦多大学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在北美仅次于哈佛大学,引用数量位居世界前五。主要学术贡献:干细胞及胰岛素的发现,电子起搏器、多点触摸技术、电子显微镜、抗荷服的发明和发展,NP完全理论,以及发现首个经核证的黑洞。
而可以称得上“弱项”部分最为明显的就有“Industry Income”(产业收入)这一项。
中国大学普遍越发突出的部分一个是Research(研究),一个是Industry Income(产业收入)。 Research部分愈发强势和中国近年的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大学类型,也就是传统的“公立研究性院校”有紧密联系。这对于学生来讲最为直接明显的影响主要针对读研究性学科、特别是理科的同学,在中国顶尖院校做研究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和前沿的研究项目,包括世界顶尖的研究设备;但从Citation(引用报告)上看中国大学的科研根基是暂时比不上加拿大大学的。但作为本科生,想要获取这些研究资源是明显没有加拿大大学那么容易的;在研究上的实力虽然可以提高学校整体的学术实力以及教育水平,但做研究在中国仍然是非常小一部分人的事情,accessbility以及人均资源远远比不上加拿大大学。而对于Industry Income(产业收入),这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大学获取研究经费的方式有密切关系,这对大学对整个社会、产业的影响是个有力的评估,但对于具体某一个学生而言似乎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所以即便中国学校普遍在这一部分成绩突出,对学生个体的意义也许也并没有那么明显。
加拿大大学相较于中国顶尖大学的优势集中体现在International outlook(国际视野)以及citation(引用报告)上。清华大学作为中国大学在international outlook分数顶尖的大学其国际学生比例也只有9%。而在再拿多伦多大学举例,它的国际学生比例是占到了17%。除了多伦多大学以外还有像UBC达到了29%,麦吉尔达到了26%。同时International Outlook还包括了国际教职员工的比例,所以对于想要与全球各地的小伙伴一起学习,获得更为Global的教育视野的小伙伴,加拿大大学无疑还是有显著优势。
同时Citation(引用报告)上优势突出体现了加拿大大学研究成果深厚的根基。Research(研究)项目只能看出目前的研究投入与短期的研究成果,但发表研究paper引用数量这样的指标能更直接的说明研究系统的完善和成;多伦多大学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在北美仅次于哈佛大学,引用数量位居世界前五。从这个角度讲如果同学们想要更深入系统的进行科研或者获取科研教育,中国大学短期内仍然是无法超过加拿大大学的。
发表评论